重構愛情(一)
短訊
我們的愛情,被短訊慢慢消磨至死。
* * * * *
在未有短訊過去,情侶會「煲電話粥」;在未有電話過去,情侶間部門溝通不是靠面對面的傾談,即是拜托寫信。
短訊出現以後,手指變得靈活,情侶間卻變得緘默沉靜。手機外的語言變得獨特,甚至令人不安,因為我們習慣了將複雜的情感擠到輕巧的手機裡,翰墨少了,臉色符號多了,溝通膚淺了。
現代的愛情,總伴隨着一種生疏感。短訊裡的他,總與跟前的他顯得差别。他短訊裡的體貼,沒有出現在他的舉手投足裡;他短訊裡的乏味鬼馬,跟與他見面時的呆闆不合适。
短訊裡的他,不似他。
這不好嗎﹖情侶會因了解而分開,隻要一輩也不了解,那就一輩子都不會分開。結果,關係不死,愛情卻死亡了。
* * * * *
曉得嗎﹖短訊的世界容不下任何生理。
「煲電話粥」,我們要有無限的話題,要學習各種體例令對方開心。「煲電話粥」會令兩個人真真正正地走在一起,因為我們概略輕易聽出對方投放了多少專注在這「粥」裡,從而斟酌他能否重視本人。短訊對話間,我們完全不曉得對方在做什麼,他大要跟別人談笑風生,也大要基礎底細半點也不在乎本人。
諷刺地,溝通工具的本身,成為一種隔閡。
書信溝通不簡單,由挑選信紙開始,到信的結構與用字,偶爾會加上貼紙、圖畫、照片,摺信的體例也不成馬虎,否則對方會以為本人基礎底細不願意覆信。其實,寫信花的時間是短訊的幾十倍,這本身已經是一種誠意與生理。短訊﹖什麼生理都沒有,連臉色符號都極其有限,字數也有限定,相信任何短訊在未來五百年都不克不及爭得諾貝爾文學獎。
現在是一個以速度裁汰深度的世代,我們所守候的不再是對方的埋頭回應,而是急迅回應。將情感放上Facebook,我們渴想有人會即時Like那情感,卻不會冀望有人長篇大論的回應;給對方短訊,我們渴想對方會即時回答,重點是即時,不是回答的內容。
漸漸地,我們移磡就船,寧願犧牲說話的深度來遷就短訊,最後我們的表達伎倆進化,愈來愈不克不及了解對方的生理。
資訊走得愈快,愛情成長得愈慢。如暗中的是新不如舊,是時代令愛情一步一步地邁向死亡。
* * * * *
短訊太利便,令我們忘記什麼叫懷念。
漸漸地,我們隻會想起對方,而不會想念對方。
過去我們不克不及跟對方溝通的時候,會在回憶裡搜索對方的影子,記住他的好。懷念偶爾成為熬煎,但因為熬煎,我們才曉得對方的好,也會了解理睬分明本人愛得有多深。這熬煎也是一種考驗,是愛情的一種經歷。
短訊,令對方無處不在,不用在回憶裡找他,給他一個短訊說「我很想你」就概略,雖然其實並不真的很想他。
若是懷念是一種病,短訊令我們免疫了。但是,我們的愛情卻不再健康。
* * * * *
若是我們要重構愛情最醜陋的一壁,也許由今日起,我們要先放棄短訊。
留言列表